158資源整合網(wǎng)提供各大名師講座視頻全集下載,企業(yè)管理培訓課程視頻下載等;您想學習的資源,幾乎這里都有!
講座名師講座視頻網(wǎng)名師講座視頻名師講座視頻
資源整合導航
當前位置: 講座視頻網(wǎng)首頁 > 名師講座視頻 > 學習技巧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Time:2018-04-23

大小:1.40 GB (33)

方式:百度網(wǎng)盤觀看下載

Tags:

課程講座內(nèi)容簡介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信息爆炸時代,獨立思考能力幾乎已經(jīng)成為個人的核心競爭力,而其基石就是批判性思維。聽

如何才能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如何鑒別思維“陷阱”,防止被忽悠?

如何理性建設性地處理爭議?

北大教授陳老師: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2017年10月21日,北京大學哲學系陳老師教授來到混沌大學講堂,帶來了一堂極致“燒腦”的思維訓練課: 《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系統(tǒng)闡釋了批判性思維如何養(yǎng)成,大信息量,大沖擊力,簡直是智商碾壓級體驗,而且又是深入淺出,風趣幽默。

為此,混沌君特意詳細梳理了其中的精彩案例剖析,供你學習。

11個邏輯命題,你能做對多少?不服來戰(zhàn)。

01 什么是真正的因果關系?

● 命題:小約翰祈禱

午夜時分,小約翰安靜地坐著。他非常希望此時是早晨,這樣他就可以出去踢足球了。他平心靜氣,祈禱太陽早點升起來。在他祈禱的時候,天慢慢變亮了。他繼續(xù)祈禱。太陽逐漸冒出地平線,升上天空。

小約翰想了想所發(fā)生的事情,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他祈禱的話,他就能夠把寒冷而孤寂的夜晚變成溫暖而明朗的白天。他為自己感到自豪。

請問小約翰的結論犯了什么邏輯錯誤?

● 解析

小約翰很可愛,但是在他的思考過程當中有一個邏輯錯誤,就是以先后為因果。一件事情在小約翰祈禱之后發(fā)生,或者在他祈禱的時候發(fā)生,并不等于因為他的祈禱而發(fā)生,這兩個是不同的事情。

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

● 結論

無論是以先后為因果、還是以同時發(fā)生為因果,這都不對,因果關系的確立需要有很多別的要素。

中國大學本科教育缺乏兩個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第一,就是跨學科的廣度;第二,就是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美國耶魯大學前校長 Richard C. Levin

02 如何正確比較?

● 命題:醉酒與開車

去年,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開車,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開車。因此,醉酒開車比單純的醉酒或者單純的開車更安全。這個結論錯在哪兒?

● 解析

題目比較的是三種行為模式的安全性,怎么比較的呢?它用的是造成傷害的絕對量。因為醉酒開車死的人最少,因此最安全。

這種比較方式是錯的,正確的方式是應該看造成傷害的概率,要有基數(shù)。

比如,有6000人死于醉酒,那有多少人醉酒?假設有6億人。4000人死于開車,多少人開車?假設有5億人。500人死于醉酒開車,那有多少人醉酒開車?假設有501個人。

這種情況下,哪一個更容易造成死亡?顯然,在極大化的概率比較之下,醉酒開車更容易造成死亡。

● 結論

比較不同行為模式的安全性時,不能只看造成傷害的絕對量,而要看造成傷害的概率。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反思性思維,其目的在于合理地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

——陳老師

03 如何鑒別說謊者?

● 命題:說謊者悖論

有5個句子:①2+2=4,②人是動物,③3+3=7,④雪是黑的,⑤這里的假句子比真句子多。請問:句子⑤ 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A:假的; B:真的;C:是真的當且僅當是假的

● 解析:正確答案C

①②是兩個真句子、③④是兩個假句子,關鍵看句子⑤。如果⑤是假的,那就是假句子比真句子多,于是⑤是真的。如果⑤是真的,那假的句子真的比真句子多,與整體矛盾。

所以,句子⑤是真的,當且僅當它是假的。

● 結論

這叫說謊者悖論,說的是一個人說了一句話,而且是假話,那這句話是真的還是假的?無法判斷。

要小心。我們的思維中充滿了謬誤、陷阱、難題、矛盾、悖論和待解的謎團,需要我們?nèi)ケ嫖龊退伎,需要動用我們的智力去解決。

——陳老師

04 如何確認個體的同一性?

● 命題:忒修斯之船

據(jù)記載,忒修斯是傳說中的雅典國王。在成為國王之前,他駕船率人前往克里特島,用利劍殺死了怪物米諾陶,解救了作為貢品的一批童男童女。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英雄忒修斯而一直維修保護那艘船。

隨著時光流逝,那艘船逐漸破舊,人們逐漸更換了船上的甲板,以至最后更換了它的每一個構件。

更換了全部構件的忒修斯之船,還是原來那艘船嗎?

● 解析

首先,先來看下忒修斯之船的悖謬之處:

①如果一艘船僅有很少的構件被更換了,那艘船仍然是原來那艘船。

②如果一艘船的全部構件都被更換了,那艘船不再是原來那艘船。

根據(jù)①,如果我們每一次只更換那艘船的一個構件,那艘船仍然是原來那艘船;直到最后一次更換時仍然如此。

根據(jù)②,到最后一次更換時,該艘船的所有構件都被換掉了,那艘船不再是原來那艘船。

也就是說,出現(xiàn)了一個矛盾:被更換了全部構件的那艘船既是原來那艘船,又不是原來那艘船!

這個命題在質(zhì)疑和挑戰(zhàn)什么?它挑戰(zhàn)的是個體的同一性,特別是個體跨時間和跨空間的同一性。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成長,那我是誰?什么東西構成我之為我、你之為你?什么東西構成我的同一性?標準是什么?

德國十七世紀的哲學家、社會學家、邏輯學家來萊布尼茲回答了這個問題。關于同一性,他提出了兩個原則:

①同一不可分辨原則。如果X和Y是同一個個體,那么X具有什么性質(zhì),Y就具有什么性質(zhì)。

②不可分辨者的同一。如果X和Y,他們具有完全一樣的性質(zhì),沒有任何性質(zhì),能夠把它們區(qū)別開來,那么X和Y實際上是同一個體。

忒修斯之船在逐漸更換的過程當中,就這兩個原則。如果他一次只換一塊構件,我們認為他還是那艘船,因為差別不大。

再延伸一點思考,當事物沒有感知到差別的時候,是否就真的沒有差別?

● 結論

我們要理解,一個例證、一個論證、一段話語,究竟在說什么?它背后的聲音是什么?要深入地思考,有的時候不是那么容易的。

別人發(fā)現(xiàn)的真理,我把這些真理學會,然后去應用這個真理,這是最典型的非批判性思維。但我要告訴大家,沒有那么多真理。

——陳老師

05 如何獲取比較可靠的知識?

● 命題:美諾悖論

有一個青年,叫美諾,曾給蘇格拉底做出一個論證——研究工作不可能進行。他的論證結構是這樣的:

①如果你從事研究工作,那么或者你知道你所要尋求的東西,或者你不知道你所要尋求的東西。如果你知道你所要尋求的東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②你都知道了要尋求什么了,那還有什么必要做研究呢?

③如果你不知道你所要尋求的東西,那研究不可能,你都不知道你要找什么,你怎么去找,也就不可能。

④因此,研究或者不必要或者不可能。

⑤所以,你的研究或者沒有必要進行,或者不可能進行。

這個論證成立嗎?問題在哪兒?

● 解析

我們好好注意一下,你所要尋求的東西,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如果你知道你所要尋求的東西,研究是不必要的,這句話要成立,必須是,如果你知道你所要研究的那個問題的答案,那么研究是不必要的。

如果你不知道你所要尋求的東西,研究是不可能的。這句話要成立,是什么意思?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什么問題,研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這里面,對于你要尋求的東西的理解,是有歧義的。第一個意思是表示你研究的那個問題的答案,第二個意思是表示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

因此,這里面隱藏著概念的歧義,整個論證是不成立的。還有一種可能,我知道我要研究什么問題,但是我不知道答案,于是研究極有可能又有必要。

● 結論

概念清晰,命題清晰是非常重要的。真理是一個系統(tǒng),它有一定的邏輯結構。因此,你要得到比較可靠的知識,必須從清楚、明確的概念和問題出發(fā)。

我們要認真地、小心地對待我們的語言和我們的思考過程,不然的話,它會把我們帶到溝里面去。

——陳老師

06 如何有效論辯?

● 命題:松鼠和獵人

一只松鼠站在樹上,兩個獵人圍繞它轉(zhuǎn)了一圈。他們動時,松鼠也跟著他們動。這時,一個獵人說,他們已經(jīng)圍繞松鼠轉(zhuǎn)了一圈,而另一個獵人卻說,他們沒有圍繞松鼠轉(zhuǎn)一圈,倆人之間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

一個獵人說,松鼠站在中間,我圍繞這個中心點,畫了一條封閉的曲線,因此我們圍繞松鼠轉(zhuǎn)了一圈。

另外一個獵人說,什么叫圍繞松鼠轉(zhuǎn)一圈?應該是我們先看到松鼠的正面,然后看到它的右側面,然后看它的后面,然后看它的左側面,然后回到它的前面。但我們轉(zhuǎn)的時候,松鼠好奇,我們轉(zhuǎn),它也轉(zhuǎn),我們就始終只看到松鼠的正面,那就沒有圍繞松鼠轉(zhuǎn)一圈。

兩個獵人,誰對誰錯?

● 解析

這里面的關鍵是,獵人怎樣理解“繞著松樹來跑”。界定清楚這個概念,爭論雙方可以都錯,也可以都對。

你想想,這兩個人有實質(zhì)分歧嗎?他們實際上就是對一圈,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為了讓他們達成一致,首先你要定義一下什么叫圍繞松鼠轉(zhuǎn)一圈,然后再去討論別的。

● 結論

要知道,我們在日常論辯中,有的時候不只在一個概念上有分歧,而是在很多的概念上有分歧。

我們爭的唾沫飛濺,實際上都不搭界,沒有實質(zhì)性分歧。

這個時候,為了論辯的有效,我們應該停下來,好好地構筑我們共同的出發(fā)點,在核心觀點、概念、命題等方面,取得一致,然后再做下面的事情。

邏輯和批判性思維是這樣的科學:要求我們講道理,告訴我們怎么樣講道理,告訴我們?nèi)绾稳プR別他人,有時候也包括我們自己是如何不講道理,并且如何去反駁這種不講道理。

——陳老師

07 如何有力反駁?

● 命題:蘇格拉底勸男人結婚

蘇格拉底也構造了一個推理,勸男人們都要結婚。他說:

①如果你結婚,

②你或者娶到一位好老婆,或者娶到一位壞老婆;

③如果你娶到一位好老婆,你會獲得人生的幸福;

④如果你娶到一位壞老婆,你會成為一位哲學家;

⑤所以,你或者會獲得人生的幸福,或者會成為一位哲學家。

⑥這兩個結果都是不錯的,

⑦所以,你應該結婚。

這個推理方式正確嗎?

● 解析

蘇格拉底本人就是一個哲學家,不能必然推出了他老婆一定壞,但是他老婆確實不太好,經(jīng)常對他做河東獅吼。

蘇格拉底作為一個哲學家是杰出的,但作為一個丈夫可能是不合格的。據(jù)說,他長相丑陋、身材矮小,又沒什么財產(chǎn),整天熱衷于與人辯論,由此證明別人的無知,并證明他自己除了知道自己無知以外,其實也一無所知。當這樣丈夫的妻子容易嗎?

他沉溺于形而上學的思考,把所有形而下的事務都交給妻子去打理。妻子沒有足夠的經(jīng)濟來源,能不河東獅吼嗎?

所以,有一句忠告,如果在座的男士,你想從事高尚的事業(yè),想沉溺于形而上學的思考,那么請你交給你的妻子足夠的金錢。

再來看,蘇格拉底的推理方式是這樣的,如果你做P就會導致q,而q不錯,所以你應該做P。這正確嗎?

我要獲得人生幸福,要成為哲學家,結婚是必要的途徑或者唯一途徑嗎?不對。

● 結論

事實上,我們先不管他的前提是否正確,他的推理論證方式也不正確,即如果P那么q,q所以P。

反駁不正確推理方式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這么推理,那好,我也這么推理。你是人,人是肉,狗也是肉,你能得出你是狗嗎?

未經(jīng)反省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

——蘇格拉底,哲學家的哲學家。

他把自己比作流氓,要把人們從理智的沉睡中喚醒。

08 如何避免“預設”陷阱?

● 命題:上帝和石頭悖論

①如果上帝能夠創(chuàng)造這樣一塊石頭,那么他不是萬能的,因為有一塊石頭他舉不起來;

②如果上帝不能創(chuàng)造這樣一塊石頭,那么他不是萬能的,因為有一塊石頭他不能創(chuàng)造;

③上帝或者能創(chuàng)造這樣一塊石頭或者不能,

④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請問:這個推理能夠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嗎?

A:可以;B:不可以;C:不確定

● 解析

你問萬能的上帝,能不能創(chuàng)造一塊他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就等于問這位萬能的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兒。

要注意,當我們問問題的時候,好像都是在問不知道的東西,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問題里面,都預先假定了已經(jīng)知道的東西,這就叫預設。

這位萬能的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兒呢?

當你回答能的時候,意味著有一件事情上帝不能做,就等于上帝不萬能。因為你已經(jīng)把你要證明的結論預先安置在你的問題當中。

也就是說,我回答能的時候就接受了這個預設,如果我回答不能呢?

“不能”有很多個含義,我至少在這里可以區(qū)分三個含義:

含義一:陳老師老師,你能畫一幅圓的方嗎?我回答說“不能”,這個是邏輯學的“不能”,與我的能力沒關系。

含義二:陳老師老師,你能拔著自己的頭發(fā)上天嗎?我回答說“不能”。這個“不能”不是邏輯學的不能,而是違反物理學規(guī)律,與我的能力沒關系。

含義三:陳老師老師,你能當北京大學校長嗎?我回答說不能,要注意,這個“不能”和前兩個不一樣,它是一個與我有關的事件。

現(xiàn)在,我們回到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兒這個問題上面來。這個不能是哪一種意義上的不能,是邏輯學的不能還是物理學的不能,還是與個人能力有關的不能?大家可以繼續(xù)思考。(歡迎微信留言,混北君期待你的智慧閃光~)

● 結論

要考察對方的推理論證是否有效時,要注意挖掘隱含假設,要把他利用的所有的東西都放到顯微鏡下,仔細考察。

把一切送上理智的法庭,這是批判性思維的基本主張。

——陳老師

09 如何徹底博倒對方?

● 命題:帕斯卡賭

帕斯卡,法國思想家,概率論、博弈論等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但只活到39歲。他有一句著名的話:

人類是會思維的蘆葦。因為懂得思考,人類成了萬物之靈,(故)思想鑄就了人類的偉大。

他認為,上帝是一個無限的存在,而每個人僅具有有限的理智,這導致無法從理智上說明或否認上帝的存在。他轉(zhuǎn)而利用概率論和決策論來說明信仰上帝的根據(jù):信仰上帝是比不信仰上帝更好的賭注。

按照帕斯卡說法 ,有如下博弈矩陣:

北大教授陳老師: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這種推理是否合理?

● 解析

我認為它不合理。因為:

第一,最大的不合理,他把上帝塑造成小心眼。你信我,我就把你帶入天堂,你不信我,就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這哪兒像上帝啊,這是一個暴君。上帝的本性是博愛,他應該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每一只迷途的羔羊。

第二,他把信仰的問題,變成了一個自我利益計算的問題,這是真正的信仰嗎?不是。真正的信仰是出于理性的思考或者抉擇,就如夏明翰所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第三,“帕斯卡賭”是數(shù)據(jù)概論計算,那你首先得給一個初始概率。上帝存在的初始概率是多少?你根據(jù)什么?要知道,“上帝存在”的概率取決于一個人對這件事的相信程度。

第四,假如上帝根本不存在,我們卻選擇相信上帝存在,并對他頂禮膜拜,這并非沒有什么損失,而是損失巨大:使我們失去了對世界的真實認知,在這個世界上糊里糊涂地度過一生。

你是一個人,還是應盡量地活得有意義一點、有價值一點。

● 結論

如何有效的反駁?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反駁結論,你的觀點根本不成立,“有一說一,嚴守一”。

第二種:反駁論據(jù),你的理由不成立。

第三種:反駁論證方式,你的理由不能合邏輯地推出你這個結論。

第一種反駁最強,第二、第三種反駁有邏輯力量,但是不能徹底博倒對方。

有時候,人們讀書,會陷入到各種各樣的細節(jié)里面出不來。好像每一句話都看懂了,但這本書整體在說一些什么,不清楚。所以,你要學會把厚書讀薄,學會把觀點、理由、論證結構,圖解出來,然后再反思他們是否成立。

——陳老師談讀書

10 如何理解“無窮”?

● 命題:希爾伯特旅館

希爾伯特旅館有無窮多個房間,已經(jīng)入住了無窮多個旅客。

問題:如果又來了100位旅客,能否入住?如何入。

A:不能入住,因為已經(jīng)住滿了

B:可以入住,讓前一百個房間內(nèi)住兩個人

C:可以入住,請已經(jīng)住店的旅客搬到其房間號碼加100的房間內(nèi)

● 解析:正確答案C

來了100位旅客,你作為老板可以這樣說,請你們搬到你們的房間號碼加100上面去,100后面有多少個房間?無窮多個,因此已經(jīng)住店的旅客就搬到這無窮多個100+的房間里面去,那前100個房間就空出來了,新來的這100位旅客,就住進去了。

再延伸一下,如果又來了無窮多位旅客,能否入住,如何入。

你可以給出這樣一個辦法,請已經(jīng)住店的旅客搬到偶數(shù)號房間里面去。任何數(shù)乘2都是一個偶數(shù),只要有無窮多個房間,就有多少個偶數(shù)號房間。

然后,再問,如果又來了無窮多個旅游團,每個旅游團都有無窮多個旅客,能否入住?如何入?

看下圖,現(xiàn)在第一個旅游團有像自然數(shù)一樣多的客人們,有無窮多個像第一個旅游團那樣的旅游團們,你把這些客人重新編號,編成一個更大的無窮。

北大教授陳老師: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第一個里面取1、2,然后在第二個里面取1,第三個里面取1,在第2個里面取2、取3……這樣一個不剩,非常有序編制成一個更大的無窮,于是就按照這些重新編號,每個旅客都有一個編號,然后就搬到那個房間里面去。

● 結論

事實上,很多聰明人都不能理解無窮的原因,它太怪異了。

芝諾悖論對于“無窮”有兩種意義的解讀:

第一種意義:潛無窮

無窮是一種潛能、一種可能性。比如任何一個自然數(shù),都可以在后面找一個自然數(shù),因此自然數(shù)無窮。

作為一個序列是完成了的整體,可以作為一種確定的對象來談論與研究,可以比較大小。

第二種意義:實無窮

作為一個序列是未完成的,處于不斷的構造過程中,不能比較大小,但每一個片段都是有限的……

事實上,很多哲學家和科學家能接受潛無窮,但他沒法接受實無窮。比如,數(shù)學家康托爾,就得了精神病。

但人類對無窮的探索遠沒有結束。

哲學家和科學家,大都是批判性思維的高手,他們挑戰(zhàn)常識、常見、陳規(guī),反駁流行意見或者權威理論,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提出新的觀點和理論,推動進步。

——陳老師

11 人類的困境:休謨的困境

目前,人類對兩個休謨問題仍然沒有解答:

問題一:歸納問題

我們能否通過感覺經(jīng)驗得出普遍必然的自然規(guī)律?

問題二:是和應該的問題

從“是”能否推出應該?

比如,生了孩子,就該好好撫養(yǎng)?北大學生就要好好念書?企業(yè)家就要好好地辦企業(yè)?政治家就要為人民服務?……這些規(guī)范是從哪兒來?它的依據(jù)和命題是什么?等等。

類似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夾子命題”,哲學家們還沒有解答。

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賦予我們做人的尊嚴。

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博學商學院】

同問環(huán)節(jié):哲學家眼中的世界【博學商學院】

批判性思維的作用【博學商學院】

批判性思維的氣質(zhì)和傾向【博學商學院】

批判性思維的程序與方法-1【博學商學院】

批判性思維的程序與方法-2【博學商學院】

158資源整合網(wǎng):提供各類學習資源,名師講座視頻,培訓課程視頻,音頻,文檔等···各類教程下載觀看。

推薦:只需¥98 充值開通(終身VIP會員)就可以終身免費下載學習全部資源,非常超值!【點擊立即開通】
或者【點擊咨詢客服】開通 ··· 更多名師講座內(nèi)容,點擊網(wǎng)站首頁 m.yuandun520.cn 查看

與本文相關的培訓課程講座視頻下載

  1. 1【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技巧課程下載

微信掃一掃關注,158資源整合網(wǎng)

最新[學習技巧]培訓視頻講座

熱門[學習技巧]培訓視頻講座

在線咨詢 加入VIP會員 加盟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