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21-09-09
大。4.44 MB (13)
方式:百度網盤觀看下載
Tags:
課程內容簡介
【讀書】領導者:神話與現實 講座課程簡介:
關于作者
本書作者叫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美國前陸軍四星上將,曾擔任美軍駐阿富汗以及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指揮官,聯合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的指揮官。他還是國際暢銷書《重任在肩》和《賦能》的作者,擁有一家領導力咨詢公司。
關于本書
作者在這本書里總結了領導力神話的常見形式,他希望通過破除領導力神話,幫我們更好地理解領導力,以清醒、謙遜的態(tài)度應對挑戰(zhàn)。
核心內容
什么是領導力的神話思維”,為什么人們會相信它?為什么需要破除領導力的神話色彩?如何破除領導力的神話思維”,以及作者對領導力的新理解是什么。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是《領導者》。聽到書名,很容易以為它要教我們如何成為領導者,有無數的書都在做同樣的事。
我們其實都知道,領導者的角色很稀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領導者,可人們依然對這個身份很熱衷,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也許并不想當領導,但他們都想擁有領導力,領導力能驅動他人幫自己解決難題。在很多人眼里,領導者的行為等于領導力,找對了領導者,所有事情都能水到渠成,他們就想研究領導者的生平、效仿領導者的行為,成為那個對的人。
今天這本書不是要總結出一套成為領導者的指南,而是要破除人們對領導力的常見誤解,比如,把領導者的行為等同于領導力就是很常見的誤解。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神話與現實”,作者想告訴我們,很多圍繞領導力而生的故事和總結,都更像神話,而非現實。多年來,人們都把理解領導力的重點放在領導者個人身上,忽略、低估了其他因素的作用,這種對領導者個人的過度關注導致領導力神話的出現。人們渴望掌握領導力,卻總被領導力神話蠱惑。本書作者希望通過破除領導力神話,幫我們更好地理解領導力,以清醒、謙遜的態(tài)度應對挑戰(zhàn)。
這本書的主要作者叫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是美國前陸軍四星上將,這本書是他和兩位特種部隊退役軍人合寫的!墩摯髴(zhàn)略》的作者、耶魯大學的加迪斯教授對斯坦利的評價很高,他說,今日美國人中,沒有誰比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更令人信服地融合了領導力的實踐與學說。” 在實踐方面,斯坦利的軍事生涯很成功,他擔任過美國聯合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還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風云人物。在理論方面,他寫過兩本國際暢銷書《重任在肩》和《賦能》,還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領導力咨詢公司。
既懂領導力理論,又有大量領導實踐的斯坦利,想寫書破除附在領導力身上的神話色彩。聽上去,斯坦利應該是領導力神話的堅定反對者,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是這種神話的忠實聽眾,直到他準備寫回憶錄時,才發(fā)現自己一直都誤解了領導力,自己之前相信的那些東西都是領導力神話。斯坦利的觀念轉變,能讓我們看到一位資深領導者對領導力的反思和探索。
今天的解讀,圍繞斯坦利的觀念轉變展開,主要有三部分:第一,什么是領導力的神話思維”,為什么人們會相信它。第二,為什么需要破除領導力的神話色彩。第三,如何破除領導力的神話思維”,以及作者對領導力的新理解是什么。
第一部分
我們先說說什么是領導力,以及領導力的神話思維”。
作者發(fā)現,大多數人對領導力的共識是:領導力就是領導者驅使團隊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其中領導者最重要。在這種共識下,出現了領導力的神話思維”:認為領導力是靜態(tài)、可復制的,領導力的關鍵在于領導者的所作所為,領導力只在于領導者實現的客觀結果,與他們的言語、風格、外表都無關。這種神話思維”附著在領導力的表面, 導致人們對領導力的理解很有局限性。
接下來,我們通過斯坦利的經歷來看看,為什么人們會相信領導力的神話思維”。
很小的時候,斯坦利就被領導者的傳奇故事吸引,他通過閱讀認定:這個世界上正在展開的重大事件,是政治和軍事領導者的行為左右的。長大后,斯坦利加入西點軍校,這所學校的目標就是把學員培養(yǎng)成領導者,在這里,斯坦利聽到年輕軍官講述戰(zhàn)斗故事,這些軍官還會教他們怎么注視、行走和表達。那時的斯坦利相信,如果照做就能很好地完成職責,說不定,自己也能變成戰(zhàn)場上的傳奇,回來講給年輕人聽。
雖然斯坦利在2010年因為發(fā)表不當言論辭職,結束了軍旅生涯,但從世俗的角度看,他的確是一個傳奇,他指揮過美國最精銳的部隊,在他的領導下,這個部隊取得了赫赫戰(zhàn)功,比如,抓獲了逃亡的薩達姆,再比如,通過空襲打死了國際恐怖分子扎卡維,他是本·拉登的副手。
整個軍事領導生涯中,斯坦利都在閱讀著名領導者的傳記,他一直相信,是領導者的行為創(chuàng)造了歷史,他的世界觀也以領導者為中心。然而,2010年的秋天,他的觀點開始轉變。那時,他準備寫回憶錄,講述一個以他為中心的人物故事;仡欉^去數十年的經歷時,斯坦利發(fā)現,他的決定對于軍事行動成功的貢獻并沒有他以為的那么突出,拆解分析事件時,斯坦利經常不知道推動結果形成的實際行動、決策和戲劇性事件是什么”,反倒是其他因素和別的參與者對結果產生了更大影響。
斯坦利這才開始意識到,他從傳記、傳奇故事中了解到的事跡并不是領導力的現實,而是附著在領導力表面的神話思維。他也發(fā)現,領導力神話思維其實非常普遍,有三種常見形式:人們總希望從一堆故事里概括出一個領導力公式或者清單;人們總愛把功勞歸結到領導者身上;人們總以為領導力來自領導者實現了什么客觀結果。在第二部分,我們會詳細了解它們。
為什么領導力的神話思維這么普遍?這離不開作家、劇作家的作用,他們的工作是講述領導者的事跡,傳記作家要講好領導者的個人故事,所以會以某個領導者為中心,強調他的決策產生了多么大的意義;而劇作家為了讓觀眾有好的體驗,則會故意放大領導者身上的戲劇色彩。
人們愿意相信領導力的神話思維,其實可以理解,畢竟,跟枯燥的領導力分析文獻相比,還是一部精彩的CEO自傳更吸引人。不過,領導力的神話思維這么普遍,真的只是受到作家等人的外部影響嗎?我們其實多少都知道,傳奇故事、傳記、戲劇里的領導力經驗沒法拿來就用,用了很可能也不會見效,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不停地看這些書籍,了解這些神話思維呢?作者認為,其實還有一層內在的原因:領導力的神話思維的確給人帶來價值,只不過,它帶來的不是實際價值,而是意義價值。
這種意義價值與我們對未來的想象有關。人類天生就很關心一個問題: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未來到底會怎樣,當下的我們并不知道,但我們會不停想象,當下的現實與未來之間有哪些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大致有兩類:對于未來有積極的希望,對未來有消極的恐懼。作者說,希望和恐懼在牽引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上,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領導者代表著人類對未來存在狀態(tài)的希望和恐懼,天才、創(chuàng)始人等領導者是代表未來希望的寄托者,政治家、軍事領導是抵御未來恐懼的守護者。也就是說,我們對領導者和領導力這么感興趣,其實是出于對未來狀態(tài)的關心和好奇。假如一個領導者給自己領導的群體,帶來了意義價值,那么,領導者取得的實際成果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作者所說,領導力較少關乎過去或現在的結果,而更多關乎未來或預期的結果”。
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一些夸夸其談沒有成就的領導者也能擁有大量追隨者,人們愿意追隨他們,很可能不是因為他們代表了最正確的價值觀念,也不是因為他們做得有多好,而是他們滿足了追隨者對未來的關心和想象,提供了意義價值。
第二部分
既然領導力的神話思維,能給人帶來意義價值,是不是沒必要破除它?非常有必要,因為它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后果——我們聽說的領導力和我們實際體驗的領導力中間產生了脫節(jié)。換句話說,領導力神話思維提供的意義價值與領導力的實際價值中產生了一道鴻溝。
這么說可能有點抽象,這本書里有一個例子能幫助我們理解。
斯坦利一直都有個人生榜樣,羅伯特·E.李將軍。李將軍身上有很多標簽,他曾是西點軍校的校長、19世紀中期美墨戰(zhàn)爭中的英雄,還是南北戰(zhàn)爭中南方軍團的指揮官。丘吉爾曾夸贊說,李是有史以來最高尚的美國人之一,也是戰(zhàn)爭史上最偉大的領導者之一。”
斯坦利認同丘吉爾的看法,在他看來,李將軍天生勤奮、自律、勇敢,是個非凡的軍事天才,一個沒有缺點和失敗的領導者。斯坦利總會有意無意地用這位榜樣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擔任少尉時,妻子買了一張李將軍的版畫送給斯坦利,這幅畫陪伴斯坦利幾十年,既是他的寶貴財產,也是他的領導力榜樣。
聽到這兒,你可能已經發(fā)現了,李將軍給斯坦利帶來的都是意義價值。如果從實際價值去考量李將軍,會發(fā)現他的另一面——被優(yōu)秀品質遮蓋掉的缺點和失敗。
有兩個事實能讓我們了解李將軍的另一面。一個是,作為一名指揮官,李將軍的隊伍的傷亡率非常高。假如一個人在1862年加入了李將軍的部隊,有83.1%的概率會死于疾病或者在戰(zhàn)斗中傷亡。有批評者說,(李將軍)沒有充分認識到行政是戰(zhàn)略的基礎,對日常事務缺乏興趣,憎惡行使權威,導致他的軍隊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 另一個事實是,南北內戰(zhàn)的核心是關于廢除還是維持奴隸制,李將軍是美國南方人,他選擇加入南方聯邦,實際上就是選擇為了維持奴隸制而戰(zhàn)。
這兩個事實能讓我們看到,李將軍并不是完人,有缺點,也會犯錯誤,這位名將的真實故事推翻了他身上的神話。
63歲時,斯坦利才意識到這點,他感到很失望。領導力神話和領導力現實之間的脫節(jié),會給我們帶來負面影響,對人生榜樣感到失望就是其中之一。這些負面影響還包括,要是一個領導者總是照搬領導力神話里的方法,那他的領導行為很可能一直都無效。再比如,一些員工接受了領導力神話思維,會對自己的領導產生了錯誤期望,認為當領導的就應該力挽狂瀾,組織里出現了問題,只跟領導者有關,跟自己無關。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負面影響,經常發(fā)生在領導者群體身上,他們看到的領導力知識與實際中的行為一直發(fā)生沖突,對于什么是領導力、該如何領導”這個問題,困惑不斷。斯坦利退役之前,就一直處在這種困惑和沖突中。
一方面,他很喜歡搜尋領導力神話,閱讀歷史傳記,模仿成功的榜樣,聽取聰明人的建議,獲取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另一方面,他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自己汲取的那些智慧和解決方案都派不上用場。
隨著他的戰(zhàn)爭經歷越來越豐富,人越來越成熟,他發(fā)現,領導力神話與領導力現實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斯坦利說,自己在軍事生涯中遇到的挑戰(zhàn)就像一個變形怪,從來不重復自己的樣子,預先制定的解決方案從未奏效”,為了應對挑戰(zhàn),他總得想辦法找到獨特的解決方案。
意識到領導力神話與領導力現實之間的脫節(jié),意識到自己的榜樣并不完美,斯坦利很失望,但他也發(fā)現,附著在領導力表層的神話思維并不是牢不可破,而是漏洞百出。
第三部分
意識到領導力神話思維的存在,是破除領導力的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我們把它識別出來。作者把領導力神話思維梳理成了三種常見形式:公式神話、歸因神話和結果神話。我們來具體了解下。
首先是公式神話。很多講述領導力的書,都會從一堆故事里概括出一個領導力公式或者清單,這些做法和傾向就是公式神話?吹竭@樣的公式神話,我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覺得有價值,應該記下來或者收藏一下,但細想一下,領導力可以被總結成一個公式嗎?不可能。我們都知道,領導力是不是有效,會涉及很多變量,天時地利人和”很可能只是所有變量中很小一部分。
這本書介紹了13位領導者的傳記,作者還把他們分成了6類,比如,創(chuàng)始人、天才、狂熱者、英雄等。假如是一本想要推導出領導力公式神話的書,書的作者很可能會從這些領導者身上找到一些共同特質,生成一張領導力清單。但是這本書介紹這些領導者,并不是為了總結共同點,而是想要揭示,領導力沒那么簡單,非常復雜。每個領導者的表現都與他們身處的背景有關,比如,他們所在的行業(yè)、他們的具體處境、他們的追隨者以及他們追求的使命等。
我們來看書里一個具體例子。一說到奢侈品牌香奈兒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chuàng)始人可可·香奈兒。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可可·香奈兒就獲得了事業(yè)上的成功。1916年,一套香奈兒套裝的售價就高達7000法郎,相當于今天的3700美元。《紐約時報》曾經這樣描述她獲得成功的原因,香奈兒曾憑借直覺,奠定了自己在時尚界的領先地位。”
香奈兒真的只是靠直覺嗎?可能還要加上她制作服裝的創(chuàng)造力,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以及她獨特的品位。把這些要素列在一起,就是時裝設計師的成功公式嗎?公式神話總是傾向于放大香奈兒這類領導者的個人能力,但實際上,她那時能脫穎而出,也離不開機緣和當時的大環(huán)境。
在香奈兒之前,歐洲上層女性的服飾臃腫繁瑣,有襯料、吊帶、緊身胸衣等,有時甚至需要兩個人幫忙才能穿上。一戰(zhàn)爆發(fā)后,因為丈夫離家,上層女性不得不去工作,之前的服飾不適合,她們需要一種既實用又優(yōu)雅的服裝,而這剛好是香奈兒擅長的。
香奈兒自己也承認,她的成功是因為把握了時機:我處在正確的位置;有個機會在召喚,我便抓住了它。我是隨著這個新世紀長大的;因此,我成了告訴世人這個世紀的服裝風格的人。所需要的一切就是簡約、舒適和整潔:無意中,我提供了所有這些。”
既然連香奈兒這樣的創(chuàng)始人都承認,自己是在無意中滿足了人們的需求,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追尋領導力公式神話?這背后,其實隱藏著我們對確定性的依戀和追求。我們想把領導力整理成一張靜態(tài)的清單,是希望擁有確定性和掌控感,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我們更喜歡簡單的解釋,而不是準確的解釋。相信領導力的公式神話會導致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很容易忘記,一個漂亮的領導行為決策能夠奏效,離不開把握住了時機。再比如,公式神話會讓我們誤以為領導行為是靜態(tài)的,實際上,它是動態(tài)的,必須根據不同情況調整。假如在不同背景下,復制一種領導行為,很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
領導力神話思維的第二種常見形式是,歸因神話,就是把功勞都歸到領導者身上,把領導力曲解成了領導者運籌劃策的過程。人們總會認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能夠出現,是因為領導者起到關鍵作用。換句話說,相信歸因神話的人,會認為世界的歷史只不過是大人物的傳記”,是非凡人物的行動改變了歷史的軌跡。
在作者看來,這種大人物理論”顯示出,相信它的人會更關注某個領導者的屬性,而不是整個體系的屬性,更關注我”而不是我們”,換句話說,大人物理論”是在鼓勵人們成為偉大的個體,而不是鼓勵整個組織成為偉大的團隊。歸因神話會夸大領導者的個人影響,讓人忽略了他周圍的一切,在作者看來,有效的領導力不是某個人帶來的,而是從這個人所在的系統(tǒng)里長出來的。
還是以香奈兒為例。和其他成功創(chuàng)始人一樣,香奈兒給自己的品牌和公司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人們很容易形成歸因神話。著名的香奈兒5號香水,是香奈兒策劃的,這個產品的成功并不是只靠她,也離不開她所在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中包括世界上最好的香水制作者、最好的經銷商和最好的生產商。
香奈兒5號香水的發(fā)明者叫埃尼斯特·博,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調香師之一?煽·香奈兒想要一種帶著女人體香的女人香水”,博就把這個想法轉化成實際產品。香水制造商韋爾泰梅為香奈兒的香水公司出了全部資金,還負責分銷。如果沒有他們,很可能就沒有這款經典香水了。
剛才說到的公式神話和歸因神話,其實并不新鮮,我們多少都聽說過。作者發(fā)現,領導力神話思維還有一種隱藏很深的形式——結果神話。我們常常以為,領導力來自領導者實現了什么,帶來了什么,其實,領導力還在于領導者象征了什么。作者說,人們誤以為領導者實現的客觀結果,要比他們的言語、風格和外表更重要,實際上,它們并沒有高下之分,同等重要。
還是以香奈兒為例。香奈兒是成功的商人,也是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你覺得她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是設計和制作產品嗎?沒錯,她經常在工作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時會連續(xù)站著工作9個小時。但這就夠了嗎?
她還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示范和推銷一種生活方式。香奈兒一邊花費大量心血制作漂亮衣服,一邊過著一種東奔西走、跨越國界、衣著講究和高端波希米亞式的生活”。她會出入頂級社交晚宴,成為上流社會的一部分,通過社交關系,為芭蕾舞、戲劇、好萊塢制作服裝,她的時尚理念滲透到大眾文化中。
除了是商人、設計師,可可·香奈兒也是現代女性的象征。人們花大價錢購買香奈兒,不僅是在購買一種產品,還是在買一個特定女性的想法,連同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作者說,香奈兒的手藝固然很重要,但她的公司的成功,主要源自女人們想要像香奈兒一樣的渴望。女性可以通過穿戴她的產品,獲得香奈兒展示的這種生活方式。香奈兒說:在我之前,女裝設計師就像裁縫一樣躲在自己商店的后面,而我則過著一種現代的生活,我分享著那些穿我所設計的服裝的人的習慣、品味和需求。”
當作者意識到,領導力神話與領導現實之間的脫節(jié),以及領導力神話思維的3種常見形式后,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繼續(xù)探尋領導力,還給出了新的定義。
最后,我們來了解下這種新定義,以及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人們對領導力的常見理解是,它支配一個群體走向某種既定結果的過程。大部分對領導力的觀察和研究,都是圍繞一個單點出發(fā),這個單點就是領導者,可是只憑領導者個人,只憑這種單向的因果過程,我們好像永遠都理解不了領導力真正的因果關系。
而作者提出的新理解是:在一種為其成員賦予意義的特定背景下,領導者與追隨者關系的一種復雜系統(tǒng)。換句話說,領導力就像一種包含領導者、背景和追隨者的動態(tài)系統(tǒng),這三個要素對領導力的影響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這個新定義,其實是在幫助我們把關注領導力的焦點,從領導者這個單點,轉移到領導者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上。
這個新定義能幫我們快速識別,公式神話、歸因神話和結果神話。你看,領導力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背景會不斷變化,那就當然不存在一個規(guī)范的正確答案”;領導力是一個關系網絡,其中不僅有領導者,還有追隨者,它不是一個由領導者單向驅動的鏈條,而是由多種因素影響的系統(tǒng);人們誤以為領導力來自領導者實現了什么,帶來了什么,可有些領導者不道德、不稱職,依然能獲得追隨者的仰視,這是因為,他們提供了目標感或象征意義。
不管是作為領導者,還是追隨者,或是兼顧兩個身份,我們都是領導力這個系統(tǒng)中的一員。作者在書里,也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實際建議。
領導者需要重新認識領導力,以及自己在當中的位置和行為。領導力遠比我們了解到的要復雜,它既不迷人也不直截了當,經常讓我們痛苦和困惑,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更多是屬于系統(tǒng)中反饋循環(huán)的一部分,而不是處于指揮鏈的頂端。”也就是說,領導者看待自己時,不應該看成是一個三角形的頂點,而是關系網絡中的一個節(jié)點,要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領導方式。領導者要成為一個實干家,能自下而上地為公司、為團隊提供服務,成就集體的行動,同時,也要充當某種象征,自上而下地為團隊提供目標感和意義感。
對于追隨者來說,要認識到領導者有其局限性,不應對這個角色有過高的期望,不妨停下來想想,我們追隨某個領導者,究竟是為了他們提供的目標感,還是為了他們能夠提供的結果?除了認識上的改變,追隨者也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在作者看來,追隨者并不是只能被動地接受指導、等待領導決定,還可以反向問責,把信息、反饋和建議向上推送給領導者,讓自己也成為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在作者看來,一個復雜的領導力體系究竟有沒有效,其實更多取決于追隨者,而不是領導者。
結語
到這里,《領導者》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已經為你解讀完了。
最后,我還想給你介紹一下,斯坦利在領導力方面與自己所做的一個和解。斯坦利在軍事生涯中,既是一個典型的成功領導者,也領教過無數傳奇領導者的風范。在書本前,他是虛心的求教者,在戰(zhàn)場上,他是果斷的領導者。他一直都想知道,怎么掌握領導力發(fā)揮效力的秘訣?伤罱K認識到,沒有人能夠掌控領導力的所有變量,領導力非常復雜,就像一個不斷移動的目標,今天得出的正確答案,也許明天就會讓人失望,他也意識到,做一個好領導者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個目的地”。他發(fā)現,在這段旅程中,成功并不總是意味著你做對了,失敗也并不意味著你做錯了。
在這段旅程中,我們該如何自處呢?斯坦利的建議是,面對不確定性和變化,力求適應我所能駕馭的情境,忍受我不能駕馭的情境……我充其量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承諾,但決不相信自己左右結果的能力。”
158資源整合網:提供各類學習資源,名師講座視頻,培訓課程視頻,音頻,文檔等···各類教程下載觀看。百科講堂課程下載
百科講堂課程下載
百科講堂課程下載
百科講堂課程下載
百科講堂課程下載
百科講堂課程下載